全国服务热线: 18853631118

污水处理设备

新闻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18853631118
邮 箱:haipuou@163.com
网 址:http://www.cnwushui.cn
地址:山东省诸城市S220省道龙华街715号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春季来临,你的污泥是否膨胀了呢?

人气:发表时间:2020-03-30

污泥膨胀在我们进行污水处理运营中一个家常便饭的问题,采用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进行污水的处理,活性污泥沉降性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最后出水的水质情况,而污泥膨胀在这其中起到了关键的因素。
污泥膨胀会让你的努力付之一炬,辛辛苦苦培育的污泥流失、BOD的去除率降低,出水的悬浮物、COD、氨氮等指标超标,一个处理不好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瘫痪。
调试运营正常的情况下,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一般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污泥膨胀的情况。如有稍微污泥膨胀问题,在不去改变其条件,泡沫现象在经历一段时间会逐渐消失,污水处理系统可进行自我修复。但往往在春夏、秋冬交替更换之时,污泥膨胀的发生率会更大,而且产生的泡沫量大。
在春夏交替之时出现的泡沫主要是污泥中丝状菌的爆发,丝状菌过度繁殖,从而引起污泥膨胀;而在秋冬交替之时出现的泡沫则是因为失去活力的丝状菌包裹在也失去活力的菌胶团中上浮从而形成了泡沫。根据山东海普欧环保以往的运营实践经验来看,我们经常遇到的多为丝状菌性污泥膨胀。
正常情况下的活性污泥结构较为繁密,菌胶团生长状态优良,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的话,可以看到菌胶团的边缘整齐、清晰明了,并且能看到纤毛类的原生动物。污泥成矾花状,絮凝、沉降和浓缩性能良好。污泥体积指数(SVI)多为50-150ml/g之间,污泥沉降体积(SV)多在15%-30%左右。从污泥结构来说的话,活性污泥的絮状体是由菌胶团和丝状菌二者结合而成。丝状菌是类似于絮状体的骨架状态存在,菌胶团粘结在丝状菌之上,二者相互胶结在一起如同骨和肉的关系。在正常的活性污泥中,两者之间有着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如果丝状菌生长繁殖过多的话,那么菌胶团的生长繁殖就会受到抑制,这样将会导致部分丝状菌伸出污泥之外,致使絮状体松散,最终导致沉淀性能恶化,污泥体积膨胀,污泥沉降体积(%)及污泥体积指数(SVI)均很高,这就是丝状菌性污泥膨胀。在污泥膨胀严重的时候,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的时候,会发现整个视野大多是丝状菌。这种丝状菌性污泥膨胀的污泥体积指数(SVI),可达200~2000。丝状菌性膨胀的污泥外观不同于正常污泥,上清液少但亦非常清澈。
 
 
这种由于丝状菌过度繁殖而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占发生污泥膨胀的大多数,一般我们会把此类的丝状菌性污泥膨胀,习惯上称之为污泥膨胀。
除了上述的一种类型之外,还有一种类型并非因丝状菌过度繁殖而引起的,我们一般称之为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这种的污泥膨胀是由于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的细菌体内累积了大量的多糖类高黏性物质。由此可见,此类和前一种污泥膨胀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直接由于微生物的过度繁殖而造成,而后一者则是代谢产物(高黏性多糖类)积蓄造成。由于这种高黏性代谢产物(多糖类)分子中具有许多氢氧基,与水的结合能力强,呈现亲水性,是一种非常稳定的亲水体。且此类高黏性物质在活性污泥中覆盖着微生物,一般呈凝胶状态的形式存在。凝胶的特征是需吸收大量的水予以膨润。因此发生高黏性膨胀污泥时,其外观体积显著增大。它所含的结合水,比正常的活性污泥要多出好几倍。故有时我们也称之为水涨性污泥膨胀或菌胶团污泥膨胀。也就是说,在这种膨胀的污泥絮状体中,菌胶团和丝状菌之间的比例和上面所说的丝状菌性膨胀污泥正好相反,即菌胶团占多数,丝状菌却很少、甚至看不到,即使看到了也是极少的短丝状菌。这使得絮状体松散。
 
 
不同于丝状菌性污泥膨胀,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的沉淀、浓缩性能变差是由于菌胶团含有大量水分,体积膨胀,而使污泥容重减轻,压缩性能变差。这种膨胀污泥的污泥体积指数(SVI),可达400。在我们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发生这种类型的污泥膨胀还是占少数的。所以一般提到污泥膨胀,往往都是指前一种的丝状菌性污泥膨胀,而对后一种的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则有所忽视。
我们总结出泡沫形成的规律之后,那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进行控制,如对于春夏交替时产生的污泥膨胀泡沫我们可以采取机械清理、刮除的方式。泡沫中存在大量的丝状菌,不适合将其继续留在混合液中,以免再次造成泡沫现象。而对于秋冬交替时的上浮污泥和泡沫可采用高压水枪喷水来进行缓解,上浮的污泥中大多为絮成菌,用水枪破碎后可以继续回到混合液中。
一是将进水的温度降低,保证生化段低于35℃。
二是使用投药的方式进行处理,杀灭丝状菌的药剂有氯、臭氧、过氧化氢等。有效氯为10~20mg/L时,就能够有效杀灭球衣菌,贝代硫菌高于20mg/L时,会对絮体的形成产生不利,利用现有的循环水含氯杀菌剂进行投加。
三是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在曝气池的入口处投加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
四是加大系统的排泥量,但这种方式属于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膨胀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我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生化条件的调整来改善。
五是接种新泥,改善生化系统中菌群结构。在我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排泥之后,投加一部分新的活性污泥,再进行一段时间的驯养和培育之后,系统也会趋于正常。
另外就是如果发生的污泥膨胀情况凶险,为了保护生化系统,可以先采取临时措施,采用投加絮凝剂(用于非丝状菌膨胀)或者是投加杀菌剂(用于丝状菌膨胀)等方法。
 
 
污泥膨胀发生后我们虽然可以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但是我们也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将污泥膨胀大概率的扼杀在萌芽期之中。
一是做好预曝气措施,同时也能起到吹脱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作用,提高进水条件。
二是加大曝气的强度,提高混合液溶解氧(DO)浓度,防止局部缺氧和厌氧。一般好氧段含量控制在2~4mg/L,不可低于1.5mg/L。
三是补充N、P等营养,保持系统的C、N、P等营养的平衡。
四是增加调节池的停留时间,减少进水水质波动。
五是调整 pH 值与水温,将进水的 pH控制 在6~9。可以增加加酸、加碱设施和在线 pH 监测仪,控制水温在5~35℃。生化处理由于整套系统过于庞大,故不好采取保温加热的措施,但是只要进水不断,一般也能保持住一定的温度(工业废水有温度)。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地下的方式以减少冬季运行中的热损失。
六是沉淀池内的污泥应及时排出或者回流,防止其发生厌氧现象。厌氧产生的各种气体吸附在污泥上,会使污泥沉降性能变差。而且发生厌氧的污泥回流也会引发丝状菌的大量繁殖。所以要及时排泥和清除沉淀池内的死角,并缩短污泥在池内的停留时间外,还应提高曝气池DO值,使出入沉淀池的水保持溶解氧不低于2mg/L,或者在污泥回流进入生化池前曝气再生。